永利3044noc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张敏教授作“会人会语”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讲座
来源:永利3044noc 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4月16日上午,永利3044noc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会计系主任张敏教授于北三教C205作“会人会语”之“国社科项目的选题与申请书撰写”的专题讲座。永利3044noc副经理邸丛枝主持,青年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张敏结合自身项目申报的经验,指出申请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以往研究的整合。他认为选题、申请人的前期成果和申请书撰写规范是申请成功的关键。他围绕项目选题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精研细琢课题题目,选题要“顶天立地”,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紧密贴合现实需求,确保研究成果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第二,重视前期研究成果与申报项目的关联性,高质量的前期积累是课题可行性的重要支撑。第三,积极吸纳同行及专家建议,通过多元视角审视课题设计,集体智慧的深度融入能够有效提升课题的严谨性与前瞻性。

张敏认为申请书要精雕细刻,符合规范和标准。他对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出了撰写中容易出现的误区。首先,选题说明部分需以简练语言直击核心问题,通过独家数据、独特视角或创新方法打造差异化优势。其次,文献评述要结构化,与选题说明相对应,清晰呈现研究脉络,便于评审人迅速把握课题的研究定位和创新。最后,他强调研究内容应遵循“总分总”框架,明确区分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确保论点论据严密,各板块逻辑环环相扣。

讲座后,张敏对学院骨干教师撰写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辅导,针对申报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
邸丛枝进行总结发言,对张敏此次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她指出,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希望师生认真学习领会,打好基础,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耕和积累,提升科研能力和申请书撰写水平。本次宝贵的经验分享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课题申请和论文写作水平,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